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是中國人民追求和探索人民民主的實踐成果,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然而,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在不同時期,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中國的民主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中國實行什麼樣的民主形式,不是出于人們的主觀願望,而是由社會發展的條件和國家民族發展面臨的任務所決定的。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為己任。在追求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的道路上,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奮勇前行。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主要創立者。1940年,在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裡,毛澤東向全中國人民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奮鬥之目的K8凱發,就是要建立一個具有新政治、新經濟、新文化的新中國。這個新的政治,就是充分體現“非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新民主主義政治。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召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按照民主原則共商建國大計,確立了新中國的國家制度和政權組織形式K8凱發。
新中國成立後,在成功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上海女m,建立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根據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和新中國面臨的歷史任務,逐步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由毛澤東親自主持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新中國民主制度的法律地位。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初創了當代中國的民主政治上海女m。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人類民主政治發展史上前無古人的創造,沒有現成經驗可循,發展也非一帆風順。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的民主政治走了大彎路,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災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講話中鄭重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上海女m。”這一重要論斷把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到關系社會主義事業成敗興衰的高度來認識,闡明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鄧小平高度重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與加強法制建設的關系,強調必須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他提出,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通過政治體制改革K8凱發,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凱發K8旗艦廳,。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探索。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結合新的歷史條件,繼續探索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城鄉基層民主得到了鞏固和充實,執政黨的黨內民主、政府民主和司法民主全面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歷史和現實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規律,將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理論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續大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我國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主要表現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完善,立法速度加快、質量提高、過程公開,人大代表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得到加強,中共中央于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頒布有關加強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文件,促進中國式協商民主的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設進一步推進,2005年5月,國務院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幹規定》,這是我國政府制定和實施的第一個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行政性法規。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等重要論斷,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確立為我國民主政治的四項制度之一,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既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客觀需要,全面系統地描繪了我國未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藍圖。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
經過長期奮鬥和反復探索,中國人民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找到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政治發展道路,從根本上回答和解決了在當代中國如何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問題。這就是,要在中國政治制度的運行中以及一切民主政治實踐中,把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實行社會主義民主,首先要堅持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就是共產黨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共產黨領導是人民主權的集中體現,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民主不是一個自發過程,人民群眾要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其基本前提是組織自己的力量,形成一個代表階級自覺意識的、能夠帶領整個階級前進的政黨。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比較落後且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人民利益的廣泛性、多樣性,實現人民利益的復雜性、艱巨性,必然要求一個能夠代表廣大人民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體現人民意願的政治核心,來團結、凝聚和帶領人民把革命上海女m、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在當代中國,能擔當這一任務的惟有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K8凱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者和堅定維護者。這樣一個黨,將來自人民群眾中各個階級、階層的願望、訴求,根據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根據國家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加以綜合,轉化為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的領導使民主與集中相統一、民主與科學相統一,使經濟社會發展既滿足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觀規律。黨的領導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實踐沿著正確方向,扎實有效地推進。
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人民當家作主,就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族區域自治以及基層群眾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具體來說,人民群眾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選舉人民代表,反映和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同時通過立法聽證、行政聽證等形式,直接有序地參與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的制定;實行基層民主,廣大人民在城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實行民主監督,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次上上海女m,採取法律、輿論等多種手段對黨和政府以及幹部實施監督。人民當家作主保證了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願。離開人民當家作主,不受人民監督,黨的領導和法治就會偏離正確方向,就會變質。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權利,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體現了國家意志,而國家意志是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在我國,從根本上講,法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法治具有穩定性、規範性、連續性的特點,使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不會因領導人的改變或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法律是社會實踐的經驗總結、是群眾智慧的結晶,法律反映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在當代中國,無論是黨的領導,還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民主權利,都必須在法制範圍內進行,都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允許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任何違反法制原則的權力意志和所謂的“民主”凱發k8旗艦廳app下載手機版,都會對社會秩序和人民的權利與自由造成損害,進而危害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離開了法制,人民的權利就要落空,就沒有保證,就會出現混亂,甚至導致無政府主義泛濫。法制與民主的密切結合,實施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依法推行和保障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重要特色。
歷史經驗表明,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缺一不可。離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就會落空,中國就會倒退到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境地。黨的領導是人民組織起來,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離開人民當家作主,不受人民監督,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就會失去方向和意義。離開依法治國,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就會失去有效的途徑和可靠的保障。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全部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歷史事實,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優勢。這一制度優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美好幸福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的民主,能夠真正實現、體現人民當家作主。資產階級民主是由金錢與資本主宰的民主,是形式上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在我國,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民主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民主不受資本的操縱,不是少數人的民主,而是最廣大人民的民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人依法所享有的民主權利,是不受財產、職位、民族和性別差異限制的平等權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民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實現形式。國家賦予和保障人民享有各項民主權利,這些權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人民可以依法選舉人民代表,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可以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依法享有為制度所保障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參與進步的思想文化創造活動與文化享受的權利,等等。社會主義民主不但比資本主義民主更徹底,而且更全面。社會主義民主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使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調動和發揮,使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湧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也獲得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第二,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實現、維護、發展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在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下,國家政策是各個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多黨競爭K8凱發,輪流坐莊,相互攻訐,強化了利益分歧,導致利益衝突,甚至引發尖銳的社會矛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中,處于領導地位的中國共產黨不是任何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而是中國各民族人民的政治代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因此,中國共產黨能夠根據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條件和要求上海女m,正確地把握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K8凱發,制定出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的方針、政策,努力做到全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的人大代表與西方議會的議員不同,他們不是某個利益集團的代表,在中國各級立法機關中他們既反映人民群眾中各個不同群體的意見和呼聲,同時又從全局出發將各種意見集中綜合起來,使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能夠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政黨制度,政治協商是中國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通過政治協商,可以廣泛反映人民內部的各種利益要求,可以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的各種矛盾,使人民內部的局部利益、個別利益與整體利益、根本利益相互協調。
中國是一個處于快速發展中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我國也遇到了世界各國在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如地區差別、城鄉差別和社會差別擴大等。一個有效的民主制度,具有保證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各階層利益和使社會處于基本均衡狀態的功能上海女m。近年來,黨和國家從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凱發k8官網首頁,,針對發展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和矛盾,提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高度重視並及時解決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使社會發展具有可持續性。中國能夠通過自身調整,解決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無法解決或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說明中國的政治制度具有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優勢。
第三,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社會長期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下,國家政權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國家政策具有明顯的連續性。中國民主制度一個直接而明顯的優點就是,可以保持國家長期穩定發展。中國的現行政治制度,使新中國成立以來確定的國家建設發展目標,在60年裡得到一以貫之的堅持和不斷實現;使中國能夠集中一切智慧、力量和資源,用于建設和發展,同時將內部的紛爭和內耗減少到最低程度;使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具有前瞻性,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得以長期實施。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歷史和現實情況說明,世界上並不存在惟一的、普遍適用的和絕對的民主模式。衡量一種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關鍵要看最廣大人民的意願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符合中國的國情,保證了人民以國家和社會主人的身份充分發揮建設國家、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執筆:房寧)